当前位置: 将乐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移风易俗 > 
推动移风易俗 营造时代新风
2024-04-25 15:55: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基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从基层实际来看,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群众人情支出负担较重,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助推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严格家教家风,主动移风易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把握区分传统民俗和陈规陋习,避免发生“一刀切”。要注重遵循规律,把握好移风易俗工作特点,坚持倡导性和约束性并举,创新用好村规民约、典型宣传等手段,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与时俱进推出文明新民俗,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
  移风易俗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中央纪委印发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督促纠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特别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要充分认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意义,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全面发力、常抓不懈,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将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将乐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将乐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更多]民俗风情
    •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闽ICP备2023009451号-1
    •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地址:广电大楼6层
    • 将乐县网络投诉举报:zgjlx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