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将乐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全民国防教育 > 
今天,致敬一场伟大的胜利!
2023-09-03 15:55:0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1945年9月2日

上午9时10分

《大公报》记者朱启平

正在密苏里号上

这是他一生难忘的一幕


就在距离他两三丈的地方

朱启平亲眼目睹了

日本签降代表

向联合国投降


全体签字完毕

朱启平看了一眼表

此时此刻正是

9时18分!

他内心猛然一震

九·一八!


他这样记录当时的心情

14年过去了

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

又在这个时刻

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天网恢恢,天理昭彰

其此之谓欤!


从1931年

日本侵略者悍然策动九一八事变起

中华儿女前仆后继

浴血抗争14载

以巨大牺牲

取得了近代以来

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78年过去

这场胜利对于中国人

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日子

这些普通中国人的故事

或许能给你答案

 

九一八事变那一年
林心平还是个12岁的孩子

小小年纪的她便心存抗日志向

读书期间一直

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时
16岁的林心平走出校门
喊出国人的愤慨
“宁为吾国鬼,不为异国奴!”
不久被学校开除
此后她完全投入抗日事业
并于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1月
林心平奔赴延安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在学校里,她刻苦努力
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
而且还接受了系统的、严格的军事训练
毕业后
先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
中共浙江省金华特委工作




革命期间
林心平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
却不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
她万分担心
却只能提笔写下一封信‍

“接家信,知道父亲病危,悲痛已极
一提笔,泪水已淋湿了一张信纸
不知道信到家时,父亲是否还在人间
女儿为了穷人解放
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投身于革命队伍,五年来走南闯北
现在千里之外,不能亲来侍奉
现在只有望父亲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挣扎起来
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活下去
等到我们胜利的那一天

1942年5月
林心平生下一个孩子
她兴高采烈地将这一消息告诉家人
还表示之后将照片回去




然而就在短短两个月后
林心平不幸被日军抓获

敌人用了30多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也没从林心平这得到半分有用的消息‍
气急败坏的他们
用钢丝穿透林心平的身体
将她游街示众
生命的最后一刻
遍体鳞伤的林心平写下
“笑汝辈黔驴技穷 甘洒热血化彩虹”

1942年8月8日
林心平壮烈牺牲
遗体被敌人用硝镪水销毁
这一年,林心平年仅23岁

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前几天‍
林心平家人才得知她牺牲的消息‍
林心平的大哥
不忍告诉家人妹妹牺牲的细节
面对家人的追问
他只说
“二妹是一位英勇无畏
至死都没有屈服的共产党员”



七七事变爆发那一年
李安甫也是12岁
那一年,战火烧到了他的家乡
山东乐陵刘桥村

李安甫亲眼目睹日军无恶不作
台儿庄战役中
他当兵的二哥、四哥相继牺牲
于是,小小年纪的李安甫
趁着天黑,背着家人去参军
成为一名抗日“小八路”

一次战斗中,李安甫自告奋勇
执行爆破任务
在炸毁敌人碉堡时
他失去了右眼,右耳失聪
脑垂体受损
身高永远停留在了1.2米左右

他枪法很准、屡立战功
经常执行重要刺杀任务
是威震敌胆的武工队员
日军驻乐陵第一任宪兵队长茨谷五雄
第三任宪兵队长小野田守
教官川岛谷川等

都毙命于他的枪下



据李安甫回忆

川岛谷川的训练方式极为残忍
经常抓来平民百姓
做日军训练的人体“活靶子”
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一天清晨,李安甫扮成小学生
假装偶遇川岛谷川
待川岛谷川走到身后几米远
李安甫立即转身
朝他背后连开两枪将其击毙

在撤离时险些被日军抓获


1940年
李安甫和战友卞秀兰结婚
两人表面上扮演“少爷”少奶奶”
实际上承担着地下情报工作的任务
有一次,两人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
当时卞秀兰已怀有6个月的身孕
仍化装去送情报



不料,卞秀兰在半路遇到了日军
为躲避检查,卞秀兰躲藏时摔了一跤
但她仍强忍腹痛
将情报安全送达
回到家便流产了

很多年后
已经90多岁的李安甫老人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
“那个孩子如果活到今天

应该70多岁了吧”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相信全世界

再没有第二所学校

会以这样的文字作为校训


这里是培育中国第一代

飞行军官的中央航空学校

在这里学习的年轻人

有的出身名门望族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刚毕业于清华大学


但为了抗日救亡

他们来到了这所学校

每天除了练习飞行与战斗技巧

还要练习“必死”的决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将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将乐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将乐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更多]民俗风情
    •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闽ICP备2023009451号-1
    •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地址:广电大楼6层
    • 将乐县网络投诉举报:zgjlx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