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将乐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学精髓 传金句 > 
“三新+一高”,领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髓
2020-12-31 15:34:45  来源:  责任编辑:  

 

  

  当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正在各地展开,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理解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洋洋两万余字,是今后5年乃至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建议》必须掌握精髓,抓住要义。笔者认为,“三新+一高”,“三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一高”即高质量,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这是解决发展的路径问题。五中全会的召开,恰逢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正是因为“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解决发展的思路问题。新发展理念——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虽然不是五中全会的首创,但是《建议》通盘贯彻了新发展理念。不论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九大目标,还是“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不论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还是“十四五”时期的12项重点任务,无不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解决发展的方式问题。《建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是单一的国内循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主要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发展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我国经济由外向型转化为内外型,从扩大出口转化为内需挖潜。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由2006年的64.2%下降到2009年的31.8%。多项目出口顺差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0%下降至2019年的1%。以内需为主的经济贡献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以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国有14亿人口,其中4亿多是中等收入群体,1.7亿人受过高等教育,靠内需发展经济必将释放强劲的实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是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最终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十四五”时期以及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必须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总结我国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吸取曾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教训,从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三新+一高”,是笔者学习《建议》的粗浅思考。《建议》博大精深、字字珠玑,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将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将乐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将乐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更多]民俗风情
    •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闽ICP备2023009451号-1
    •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地址:广电大楼6层
    • 将乐县网络投诉举报:zgjlx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