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述法报告 将乐县委党校 李国荣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用法治思维研究工作、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不断提高全校干部职工依法治校的观念和能力,扎实推进我校法治工作落地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 坚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以我为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县委要求,紧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宣讲等主责主业,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举措,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分工协作、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深化理论武装,提高法治素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校委会会议、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最新颁布的法律等内容,切实做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18次,专题讨论9次,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开展廉政谈话2次、警示教育活动12余次,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入脑入心。 (三) 狠抓工作落实,突出党校特色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校法治学习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和管理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宪法法律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并将相关课程纳入主体班次、各类短期培训班次教学计划及“菜单式自主选学”活动中,推动形成浓厚法治氛围。二是在课件打造上出精品。组织教师针对法治思想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研讨,精心凝练专题,集中磨课备课,撰写高质量讲义,形成高质量课件。我校目前开设有《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民事权利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等多门法治相关课程。三是在办班培训上见实效。积极与政法部门联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培训班,县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乡镇政法委员参与培训,加深对法治思想的理解,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效果。四是在法治宣传上广覆盖。与乡镇、部门、社区共同搭建普法宣传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深入基层宣讲。组织骨干教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内法规积极开展宣讲。年均普法宣传教育宣讲场次达4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00多人次。 (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依法治校 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一是严格教师管理,切实引导教师潜心治学、悉心育人。常态化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严把课程导向和课程内容,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底线,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二是突出以案明纪,从严管理学员,抓好抓实抓细学员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扎实开展开班动员和学风纪律教育,明确培训纪律和学习要求,切实提升学员的安全意识、纪律意识,绷紧培训学员“纪律弦”。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法学专业师资不足,法治建设队伍力量薄弱,法治课程开设不够,法治思想宣传和法治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法治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不够丰富,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发不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坚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多渠道引导教职工加强法治学习,特别是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力度,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树牢法治意识。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大力培养熟悉法学相关理论知识的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与职能部门联系,积极邀请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来校授课。 三要积极创新培训教学方式。开拓普法相关现场教学点,以新的教学培训模式助推将乐法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