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将乐新闻网 > 部门速递 > 
将乐县2024年度专题线上述法评议(一)
2025-03-26 11:40:21  来源:  责任编辑:  

2024年述法报告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信访局局长(兼)  吴清銮

一年来,本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以实施“五化”“四到位”路线图为主线,聚焦受理、办理和维护秩序法治化,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现将一年来述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支部重点学习内容,带头领学领读、带头交流研讨、带头宣传宣讲,带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定期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法治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受理、依法办理、依法答复。同时,积极推动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确保信访事项的依法处理。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开展党纪学习,强化法治意识。紧紧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来将乐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专题宣讲、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根据形势任务要求和工作实际,成立了由本人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科室的法治建设职责和任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让法治精神深植于脑、内化于心、外成于行。    

(四)坚持源头治理,推进信访法治化。一是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土地纠纷、拆迁安置、社会保障、务工工资等领域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风险点进行深度摸排,对涉及极端访、扬言访、越级访和群体访的重点人员建立清单台账,做好人员稳控。二是统筹推进信访问题攻坚。有效推动信访积案化解13件,着力化解重大突出风险隐患和20人以上集体上访事项7件次,获得群众感谢锦旗6面,感谢信1封。三是强化信访问题监督追责。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加大初信初访事项的办理力度,提高“案结、事了、人稳”的信访质效。四是坚持双向规范依法办理。严格实行来访必接、来件必登,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同时,加强规范信访人的信访行为,对缠访闹访人员,依法稳妥做好现场处置,及时收集违法犯罪证据,依法依规进行规劝、教育、打击。

(五)拓宽普法渠道,提升宣传效能。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广运用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4月28日主动邀请市信访局4名业务骨干到我县开展信访法治化业务专题培训会,进一步提升信访法治化工作水平。二是传递法治理念。5月24日上午,联合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十余家单位在七星街喷泉广场开展《信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和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专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引导、答疑解惑、知识问答等方式,引导信访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文明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缠访闹访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信访人员提出不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时,采取到政府部门缠访闹访、重复信访的方式,企图以访施压。如信访人陈某某多次到县政府办公区域和信访部门大声喧哗、缠访闹访,信访过程中多次扬言采取极端行为,存在较大维稳隐患。

(二)“诉访分离”难以实现。虽然按照信访法治化工作要求加强了与司法部门的沟通衔接,推进涉法涉诉问题分类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诉访分离机制并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涉法涉诉信访人在判决生效后,因不服法院判决转而上访,甚至出现缠访闹访、违规信访现象。例如2024年进京越级上访2批次,均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傅某某、谢某某)。

(三)责任落实不够有力。一些部门、乡镇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在处置信访问题时存在消极应付、办事方式不够谨慎等问题,导致办信时间过长、群众满意率不高、多次重复信访、申请复查等现象。2024年,共排查通报信访事项办理不规范问题47个,严重影响全县信访业务在全省、全市排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定期分析研判信访形势,抓源头控增量、化积案减存量、强预判防变量。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渠道,发挥好基层网格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二)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要求,推动各级信访部门准确区分信访事项性质层级等情况,依法精准转送交办督办。进一步落实“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制度,规范信访事项办理,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同时,把监督追责贯穿于信访登记、受理、办理各环节和全过程,通过通报、发函等方式,压实有权处理机关的信访工作主体责任。

(三)全面加强依法有序信访良好氛围。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措施,紧扣“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普法思路,创新普法工作理念、方式方法,聚焦信访重点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尊崇法治、弘扬法治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

(四)继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法治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大家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健全干部职工法治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素养作为干部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继续推动信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完善信访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和网上答复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将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将乐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将乐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将乐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更多]民俗风情
    •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闽ICP备2023009451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14
    •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地址:广电大楼6层
    • 将乐县网络投诉举报:zgjlx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