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篇 2011年11月,古镛镇桃村村民张水英,被古镛镇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通过全村选民会以高票当选将乐县人大代表。从一个普通的村民到人大代表,张水英有着怎样的经历呢?(董观生 /陈忻)
1998年9月中旬,张水英的丈夫曾火根开大货车从将乐到深圳时意外遭遇车祸亡故,丈夫突然辞世,留给她的是丈夫因生前买货车向信用社和亲朋好友借贷来的 5万多元债务,还有年仅10岁的儿子和70多岁的婆婆。 张水英并没有让自己在痛苦中停滞不前。责任二字,驱使她在困境中更加坚强。她拿着 5000多元事故赔偿费,上信用社还了贷,并承诺会尽最大努力把余款还上。她还拿着账本一家家上门,向借钱的亲戚朋友承诺,一定会如数偿还债务。
还债创业 为了尽早还清债务,张水英租种了十余亩水田。此后,她每天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两年下来,才还了 2万多元债务。由于身体虚弱和过度劳累,几次昏倒在田地里,重体力的种田她已经吃不消了。 2001年春,她把婆婆和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托付给叔叔、妹妹等人照看,自己则背起行囊,到福州、广东打工。她捡过破烂,扫过大街,做过保姆,可谓尝尽了苦头。五年的奔波、忙碌,她赚了一些辛苦钱,终于将债务还清。
2005年末,张水英在村里开了个小店,她一边经营小店,一边靠种菜。村民很喜欢到她店里买东西,因价格实在、商品质量好。 2007年冬,在小卖店铺附近搭建了近30多平方米的猪圈,养了 30多头猪,当起了“猪老板”。 2010年9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走进农村,张水英在县经贸局的扶持下又开起了小超市。
乐于施善 张水英清楚的记得,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人们对她的帮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曾默默资助儿子上中学,村民、学校师生自发捐款资助儿子上大学,盖猪舍时村里丁大姐拿出 2.8万元积蓄借给她做资本…… 张水英说:“我困难时有那么多好心人关心帮助我,我也应该去帮助别人。”多年来,她一个女人家一边还债创业,一边培养儿子上大学,一边积极行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她提着装满硬币的大竹筒和 13个易拉罐到县民政局捐款,所有硬币加起来总共是 2775元。 2009年底,她宰杀了一头大肥猪去慰问福利院老人。 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她把省、市文明办奖励给她的道德模范帮扶资金 11448.5元捐给了灾区。 2010年6月,将乐“6·18”洪灾,她心系灾区,把卖猪的 3168元钱全部捐给了灾民。 2011年1月29日,张水英雇人宰杀 6头“爱心年猪”,分别送往了福建省盲人社会福利中心、福建省消防总队、三明市儿童社会福利中心、三明市消防支队、将乐县社会福利中心、将乐县消防大队,这批猪市场价 10861元。 张水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福建省道德模范”、荣登“中国诚实守信好人榜”。(事迹材料由文明办提供) |